千帆整装待发 渔家大宴同贺
“上菜啦!千帆”石斛鲍鱼汤、整装海鲜大盆菜、待发大宴香芋珍珠马蹄、同贺海胆饭等美味陆续上桌。千帆餐桌前的整装食客,或起身按下快门,待发大宴记录这愉快的同贺瞬间;或举杯畅饮,大快朵颐,千帆用舌尖领略渔家风情。整装
8月15日,待发大宴日落时分,同贺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大角湾景区绵延2公里的千帆步行街张灯结彩、高朋满座,整装1000桌渔家风味宴席一路排开,待发大宴场面颇为壮观,这是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渔家大宴现场。
除渔家大宴外,本届开渔季将举行13项活动,为历年之最,通过传统渔家民俗与现代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海洋文化盛会,既延续了渔民祈求渔获满舱的古老传统,也展现了广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大角湾景区步行街上1000桌渔家风味宴席一路排开,场面颇为壮观。 南方日报记者 钟志辉 魏钰 摄
开千桌渔家风味宴席
开渔前的渔家大宴,是海陵岛疍家人贺开渔、盼丰收的传统民俗。8月15日傍晚,万名市民游客齐聚海陵岛海滨路步行街,共品渔家美食、体验渔家民俗、祈盼开渔丰收。
“我们每年都参加,活动越办越好了!”几名在外地工作的阳江人告诉笔者,每届开渔季他们都会回来聚会,聊聊家乡的新变化,“一边看海,一边吃渔家大宴,是阳江人的专属‘浪漫’”。
今年的渔家大宴,有国际友人参与。“最喜欢吃盆菜,里面有鱿鱼等食材,看起来非常丰盛!”来自巴西的游客林爱兰第一次来阳江就爱上了这里的美食,“海景很美,明天会和朋友早起看日出”。
“铛铛铛……”说话间,极具民俗特色的渔家婚嫁活动吸引了市民游客围观,在热闹的锣鼓鞭炮声和人群欢呼声中,媒婆和孩童引路,双狮舞动,伴娘和一对新人坐于装有车轮的“婚船”上,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前去拜堂。伴着悠悠的咸水歌声,新娘身穿疍家红色喜服,头戴朱钗凤冠,一旁的新郎身着黑色喜服,胸挂大红花,以灿烂笑容向人群示意。
“婚船”后,笔者看到,数名身穿传统疍家服饰的渔女抬着繁复精美的金饰以及成双成对的鸡、鹅,猪肉、鱼等琳琅满目的随嫁物品,簇拥着新人缓缓前行。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渔家婚嫁。”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先生紧随迎亲队伍,拿起手机,记录下一个个瞬间。
一年一度的开渔季活动,不仅是扬帆起航的信号,也是广东展示海洋经济发展成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16日晚上,海陵岛还将上演夜光风筝嘉年华、沙滩音乐会和烟花秀等精彩表演,为游客带来一场场浪漫的海边视听盛宴。
祈风调雨顺鱼虾满舱
8月16日,为期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新一轮耕海牧渔征程即将开启。为了迎接开渔,连日来,海陵岛以及各沿海地区渔民紧锣密鼓地做好准备工作。
8月15日,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前夕,在阳江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内,一艘艘渔船整装待发。
15日下午,在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新高桩码头,一艘艘渔船整齐有序地停靠在泊位上。渔民陆续返回渔船,在船舱内整理网绳、检修渔具、补充物资。“16日开渔前,我们将对渔船进行最后的检修调试,为安全出海和迎接鱼虾大汛做好全方位准备。”阳江本地渔民张先生说。
据悉,16日上午开渔前,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新高桩码头还将举行祭海典礼,渔家人用传统的祭祀方式向大海致敬,祈福出海风调雨顺、鱼虾满舱。“海陵岛独具特色的祭海仪式已成为南海(阳江)开渔季必不可少的‘重头戏’,每年吸引众多外地游客与本地市民前来观看,同贺开渔。”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祭海仪式后,只待一声令下,南海万千渔船将鸣笛启航,踏浪争“鲜”。在蓝色征程里,渔家人播撒希望,收获甘甜。在休渔期后举办盛大的开渔季活动,不仅是渔民对渔获满舱的美好愿景,更表达了对大海馈赠的无限感激。
广东大陆海岸线长约4100公里,辽阔的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两倍有余,海上1900多个海岛星罗棋布……依托厚实的海洋“家底”,广东海洋经济产值已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立足资源禀赋,近年来,广东沿海各地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海上风电、绿色石化、现代化海洋牧场等大型产业项目频频落子,有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黄进 黄韬炜 张嘉元 曾良科 魏钰 巫雅柠 王悦阳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