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自由回来了!2025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啦!
“开渔啦!”随着嘹亮的自由汽笛划破南海晨雾,千艘渔船拔锚启航,名博百舸争流、渔啦千帆竞发的海鲜回南海茂贺开壮阔图景在博贺渔港铺展开来。8月16日正午12点,自由为期3个半月的名博南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2025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迎来“三天两晚开渔游”的高潮时刻。
千艘渔船在博贺渔港静候出海。南方农村报 吴秒衡 拍摄
作为南海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届嘉年华以“海韵千年·渔启新篇”为主题,于8月15日至17日期间推出祭海大典、头鲜拍卖、文化巡游等系列活动,彰显千年渔港的文化底蕴。这场盛会不仅标志着渔业生产的重启,更奏响了茂名“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的时代强音。
向海而兴,出海渔船在茂名博贺渔港整装待发。 南方农村报 吴秒衡 拍摄
开渔盛典:千年渔港的文化传承
8月16日,2025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在博贺渔港进行了隆重的开渔仪式。作为南海渔文化的重要载体,茂名博贺开渔活动传承多年,已形成独特的节庆品牌。
开渔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南方农村报 吴秒衡 拍摄
据了解,本届开渔嘉年华时间为8月15日—17日,共持续三日。依托博贺渔港——国家级中心渔港和广东省最大渔港的区位优势,以“海韵千年·渔启新篇”为主题,当地打造茂名博贺“三天两晚开渔之旅”,涵盖祭海大典、开渔宴、开渔活动、头鲜拍卖、文化巡游、音乐节、海滩派对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祭海仪式是渔民开渔前祈愿平安丰收的传统。 南方农村报 吴秒衡 拍摄
在祭海仪式上,由博贺本地村民组成的鳌鱼舞队、龙狮舞队、秧歌舞队、渔港疍家姐、腰鼓舞队、鲜花队、彩旗队等九支队伍,逐一祭拜妈祖,并开始伴游到码头,完成祭海仪式。
当地渔民介绍,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疍家赶海习俗”,包含出巡、祭海、回巡三个环节,传递渔民对海洋的敬畏,并祈祷一年的丰收与顺利。博贺渔港作为广东省最大渔港,此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南海开渔第一港”的文化标识。
文旅融合:全域发展的引擎效应
突破传统节庆模式,开渔嘉年华以“主题路线+特色食宿+沉浸体验”的推广理念,打造“中国南海开渔第一港”形象,推动博贺港从渔业港口向港产城乡融合发展。
“开渔第一拍”、“开渔第一市”都是开渔嘉年华的重头戏。在博贺港码头主会场,开渔后归来的“头鲜”——第一船海鲜成为大家争相竞价的目标,竞拍成功者可将海鲜即时加工,现场品尝美味的海鲜大餐。
众多游客赶在开渔嘉年华之际到茂名博贺吃“第一口鲜”。 南方农村报 吴秒衡 拍摄
记者在嘉年华现场看到,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赶海”。依托滨海旅游发展带规划,开渔嘉年华串联浪漫海岸、西葛驿站、西葛夜市等节点,推出沙滩体验、海鲜市集等业态,让游客尽享开渔之趣。
据初步统计,开渔节期间,博贺镇民宿入住率超九成,西葛沙滩“海鲜夜市”日均接待游客万人次。通过开渔嘉年华,推动当地“渔业+文旅”融合发展,直接带动渔货销售、餐饮住宿等消费增长。
开渔嘉年华期间,西葛夜市热闹非凡。 南方农村报 吴秒衡 拍摄
茂名滨海新区正以开渔嘉年华为契机,推动博贺港从单一渔港向“港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转型,打造“千年渔港、黄金海岸”特色经济带。此次开渔嘉年华是一场融合传统祭海文化、现代产业展示与全域旅游体验的盛会,不仅是渔业生产的重启信号,更成为茂名“向海而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为海洋经济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博贺样本”。
【撰文】黄旭君
【摄影】吴秒衡
【来源】南方农村报
评论
发表评论